過去十年,我學到了世界很大,要以開闊的心胸接納很多跟自己不同的人事物還有想法意見,不一定要全盤接受但要能發自內心的尊重。有些人看起來厲害但真的就只是看起來而已,半瓶醋總是響叮噹,真正有內涵實力的人其實不會說太多,因為沒必要。在希望別人能認同肯定自己之前,應該是自己要先能認同肯定自己,不然很容易被牽著鼻子走,變成沒有中心思想的傀儡。

過去三年,我看到人跟人之間感情再好都還是要保有各自私人的空間,保有隱私的確是必要的,不透明不表示有所隱瞞,太透明在爭吵時反而變成是彼此攻訐傷害互揭瘡疤的致命傷,畢竟能讓自己重傷的總是最親密的人,而能控制情緒及嘴巴的人總是少之又少。

過去5個月,我了解到為什麼有些事情沒有親身體驗是真的不會有同理心的。這跟:是否需要求證從101跳下去會不會死是不一樣的。理論派總是想的很完美也很天真,忘記人算不如天算,計畫趕不上變化,這樣的理論派或許說出的話令人不舒服,但至少是善良的,出發點也是好的,因為他真的還不懂。有一種會講出與事實不符的才令人無言,明明自己也沒做到,還要說自己做的有多充足,別人沒照做還要批評對方;明明自己孕吐個亂七八糟,還要硬說自己都是因為怎樣怎樣所以都沒有不適;明明自己的身體常有狀況,卻喜歡對別人下指導棋這我真的無法接受,我也不懂保持這樣完美形象的意義在哪裡,這會讓相信你也願意努力卻達不到你說的完美境界的人有多挫敗?如果這些人知道了其實你根本是在騙人你又情何以堪?浮誇,就是信任崩塌的開始。

是誰規定誰一定要聽誰的?有沒有聽?聽了多少?照做多少?標準又是誰來判斷?這不都是個人的主觀嗎?A覺得我有聽話也有努力做了,但B覺得結果不夠好所以就是沒聽話,所以B永遠都可以說:都是因為A不聽話所以才怎樣怎樣。在人背後講風涼話的B,當初給A的意見真的是真心為A好嗎?還是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欲呢?如果是真心為A好,又怎麼會在背後給A貼標籤呢?這不是關心,這就是批評。有沒有人想過A的心情是甚麼?還是就是一面倒的支持單方闡述又會擴大渲染的B呢?

反正立場不同永遠都有不同的意見,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才是對的,沒有同理心不願意換位思考就永遠不會有共識,原本親密的人就會開始疏離,紛爭就會變多,終至形同陌路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課題,我去過你的生活未必開心,你來過我的生活也未必滿意,緣份不夠就各走各的,不要再窺探打聽,也別再好奇批評,如果無法彼此祝福也不用勉強,其實這些都是很無聊的小事,真的不用浪費時間糾結,也不用活在別人的眼光理;人生說長很短,又有那麼多的無常,把握每一天跟值得珍惜的人相處才是最重要的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瑞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